第一章 我們擁有一個名字叫“中國”——代前言
—、China—中國:一個同時也屬于中國人的外國課題
二、China—瓷器:文化現象的世界性
三、China—“支那”:文化現象的歷史性
四、China—震旦:讓東方之光更加燦爛
第二章 希羅多德時代的終結——前中國觀時期
一、人之謎之一:體質人類學的考察
二、人之謎之二:文化人類學的猜想
三、在鐵與血的洗禮下
四、至希羅多德時代止的國外中國知識
第三章 亞歷山大東征以后——初步認識中國
一、第一個世界性的文化開放期:古希臘、古印度和中國先秦文化的同步
二、從斯特拉波到普林尼:公元前后的國外中國知識
三、從托勒密到科斯馬斯:公元頭五百年關于中國的知識
四、關于第一個八百年的思考和評說
第四章 馬可·波羅時代以前——準中國觀時期
一、第二個世界性的文化開放期:拜占庭、阿拉伯和中國盛唐文化的同步
二、阿拉伯人領世界之先:公元7至10世紀的國外 中國知識
三、數位傳教士和四大旅行家:公元13、14世紀的國外中國知識
四、關于第二個八百年的思考和評說
第五章 世界走向中國——從教士中國觀到職業中國學
一、東方之光和中世紀破曉
二、傳教士東來和教士中國觀
三、傳教士東來和職業中國學
四、國外中國觀的解釋性特征和文化互識三步曲
第六章 在理性的眼睛里——從西方看中國之一
一、笛卡爾及其法國后繼者和批評者:帕斯卡、馬勒伯朗士、培爾
二、維柯:意大利傳統的承啟者
三、休謨和其他幾位英國政論家:彌爾頓、 笛福、坦普爾、哥爾斯密
四、萊布尼茨及其前后左右的德國哲人: 斯賓諾莎、佛朗克、沃爾弗、赫爾德
第七章 在啟蒙風暴中——從西方看中國之二
一、孟德斯鳩和盧梭對中國文化的批評
二、伏爾泰對中國文化的贊美
三、狄德羅對中國文化的分析
四、重農學派對中國文化的汲取
第八章 在世紀和文化的轉彎處——從西方看中國之三
一、亞當·斯密的近代經濟眼光
二、歌德的世界文化態度
三、黑格爾的理性思維深度
四、叔本華的現代哲學傾向
第九章 走向專業化的中國學——從中國看中國的試圖
一、西力東漸和國際東方學的發展
二、法、德、英等國的中國學
三、美、俄、日等國的中國學
四、19世紀國外中國學分析:力圖從中國看 中國
第十章 在社會和歷史背景中的中國觀——19世紀關于中國的議論種種
一、一個廣為流行的說法:“睡獅(或醒獅)論”
二、歷史和現實的謊言:“黃禍論”
三、東西兩兄弟:“孔子加耶穌”說
四、輕蔑目光下的結論:“支那人的氣質”說
第十一章 在多種文化視角下的中國觀——19世紀議論中國的思想文化巨人舉隅
一、中國文化的欣賞、同情、推崇和批評者:巴爾扎克、
馬克·吐溫、托爾斯泰、福澤諭吉
二、中國文化和19世紀的最偉大發現(1):達爾文與中國
三、中國文化和19世紀的最偉大發現(2):馬克思與中國
四、馬克思的中國觀評析:世界主義和從世界看中國
后 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