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雜劇作為中國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19世紀隨著美國漢學人衛三畏的漢學巨著《中國總論》進入美國學者的研究視野。迄今,美國學界對元雜劇藝術體制的研究從興發到深入探索已逾一個半世紀。這些研究為元雜劇這一屬于人類共同的藝術財富回歸其應有的地位打下了堅實基礎。從衛三畏的《中國總論》中開始提及元雜劇,到20世紀50年代歐洲學者白芝、伊維德等及澳洲學者韓南,華裔學者夏志清、劉若愚等對相關文化的推動,再到美國本土漢學家柯潤璞、奚如谷、夏頌等人投身該課題研究,美國學者的元雜劇研究逐漸從中國文學藝術總體研究中脫離出而成為獨立的研究對象。同時,在歐洲對中國戲劇研究潮流逐漸衰落的背景下,他們與我國學者一起,將這一藝術形式進一步帶入西方戲劇研究的視野中,融入世界戲劇藝術研究的大框架中。本書共分五個部分,從元雜劇在美國研究的興起和發展過程、美國學界在中國文學研究宏觀框架下對元雜劇的研究歷程、美國學者對元雜劇劇本的哲學與美學研究以及美國學者對元雜劇文化旨趣的探索性研究等方面梳理了元雜劇在海外的研究歷程和成果,對推動我國本土對元雜劇研究與國外研究深入互通互研與互補具有深遠意義。